-
22年前,岳阳大学这块招牌被塞进抽屉,换上湖南理工学院,如今又想改回“湖南理工大学”,等于把抽屉里的牌子翻个面再挂出去。
当年合并三校,是为了凑规模拿本科评估,名字里带“理工”显得硬气,好向省里要钱。
现在省里推“双一流”,地方高校得靠城市名头抢生源,岳阳楼比“理工”两个字更能打,于是动了回头心思。
数据摆在这:2023年湖南理工学院理科投档线比同城的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高47分,却低于长沙学院68分。
名字里丢了“岳阳”,等于把本地考生往外赶。
南昌大学当年果断留“南昌”,现在双一流稳了;泸州医学院硬改成“四川医科大学”被驳回,面子丢光。
湖南理工这波操作,是想复制南昌的路,又怕步泸州的后尘。
牌子换不换,不是写几个字,是算一笔账:留下“湖南理工”,省外考生记不住;改回“岳阳大学”,省内考生觉得掉价。
算盘珠子来回拨,最后还得看教育厅批不批。
岳阳人真愿意把家门口的大学再叫回岳阳大学吗?举报